0535-6801080  
最新公告 News center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 发展规划(2017~2020)
时间 : 2017-06-13 17:15:51  点击量:0
       《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发展规划(2017~2020)》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的通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住房城乡建设发展实际编制的。该规划是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促进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也是落实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GIS和BIM等技术在住建领域应用,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和跨界融合发展的重要文件。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紧密结合业务发展需求,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与服务手段,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业务平台功能,有序推进城乡规划、建筑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建筑节能监测、房地产、住房公积金等领域信息化建设,省厅已建信息化系统30个,各设区市行业主管部门已建信息化系统277个,在数据共享、系统整合、跨层级协同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积极推动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全省共有三批26个城市(区)被评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居全国首位。各试点示范城市(区)按照创建方案组织实施,在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及智慧城管、智慧照明、智慧供热等智慧应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威海市、寿光市被住建部评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优秀典型案例。
     在城乡规划中,数字化系统建设初步展开,大部分设区市建立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上各类建筑和地下管网设施信息普查,创建三维地图平台,并建立了城区精细三维建筑模型。
     在城乡建设中,建筑市场管理信息化应用已见成效,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与部中央数据库和省政府电子政务平台顺利对接。建筑节能信息化应用广泛开展,省级能耗监测平台平稳运行,对1200余栋公共建筑能耗实时监测,并实现了部、省、市三级联网。建立了“节约型高校”和“节约型医院”建筑节能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在城市管理中,各设区市、县(市)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平台建设, 加强平台运行管理,充分发掘、整合、利用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全省有16个设区市、54个县(市)建成数字城管系统。
     在市政设施管理中,打造山东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基础信息管理、水质数据管理、应急处理等8大功能。建成我省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信息系统、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信息系统。建成山东省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养护系统,实现全省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养护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数据的管理与共享能力。
     在房地产行业管理中,上线运行山东省房地产业诚信管理服务子平台,涵盖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房地产企业资信信息等功能,各设区市、县(市、区)独立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都已初步建成并使用。住房保障信息化发展稳步推进,已建成棚户区改造工作调度、公租房管理平台,实现对全省棚户区改造实施情况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保障实施情况网上管理。全省12329住房公积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接入各管理机构,为各市公积金中心提供信息共享、内部办公、行业交流等服务,并对非现场监督提供数据支持。各市以信息化推动业务管理工作的不断规范与流程再造,开通门户网站和12329热线,逐步建立适应当地实际的业务信息系统。
     (二)发展形势
     “十三五”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十八大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国家和省有关文件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化、智慧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城市智慧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住区。做好市政设施运行、交通、环境、应急、城建档案、房屋交易与产权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
     我省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发展较快,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与国内先进地区、先进行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信息化支撑工作决策部署、监管监督还有差距。目前建立的各个系统缺乏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和标准规范,难以进行横向的数据统计整合。大部分系统没有与各市进行竖向打通,数据难以上下汇总使用。二是信息化支撑行业发展还有差距。各行业利用信息化手段不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GIS、BIM等不够深入、比例偏低,与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融合利用不足,没有起到有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三是信息化支撑高效办公还有差距。数字化办公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还存在协同办公水平落后等问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决策部署,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十三五”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工作重点,结合我省实际,坚持“科学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应用、安全高效”的方针,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深度、融合利用,提升信息化对行业监管、决策部署、公共服务、高效办公的支撑作用,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主要原则
     1、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全面推动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快速部署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统筹规划、逐步推进,促进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科学持续发展。
     2、资源共享、规范协同。执行统一规范,确保各系统业务协同。加强数据标准研究,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信息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3、面向应用、注重效益。通过深化应用,再造新的管理流程,形成良性发展机制,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的集约建设和信息综合决策服务,不断提升信息化的整体质量与效益。
     4、安全高效、持续发展。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积极防范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制定安全策略、建立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和推进机制,确保安全、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支撑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信息孤岛”有效消除,实现全领域数据的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安全利用。全省住建大数据平台基本建设完成,各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面向企业和个人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电子政务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便捷均等。基本完成智慧规划、智慧建设、智慧管理等应用体系整体布局,物联网、GIS、BIM、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逐渐深入,实现全省住建领域信息化协同发展,应用水平全面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城乡规划智慧化
     建立全省城乡规划管理信息数据库,加强规划编制、审批、监督、成果等城乡规划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收录基础地理信息、规划编制成果、规划实施管理、社会经济等各类数据;打造全省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实现规划跟踪、评估、监控和修正等在同一平台上的集中管理。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不断提升勘察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建成三维仿真信息系统,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
 
 
专栏1 城乡规划智慧化工程
深化规划系统建设:在现有规划管理系统基础上,增加规划编制、批后管理、综合事务、规划电子报批、地下三维管线、地上三维辅助分析、城市辅助决策支持等子系统,实现规划编制、设计、技术审查、业务报建、审批、批后管理、竣工核实、档案管理等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促进规划数据综合利用:充分挖掘规划大数据资源,实现规划数据使用从查询、统计等“浅层”利用方式到推演、预测等“深层”利用方式的转变,实现“数据”到“信息”的转变,逐步推动城市规划管理大数据深度耦合,实现规划数据的科学辅助决策。
完善规划监测评估体系:全面引入涵盖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等多类别规划的成果数据,制定长效数据更新、维护、共享与实时监测机制,实施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全面评估规划实施过程和结果,为规划的内容和政策设计提出修正、调整的建议。
     (二)推进城乡建设智慧化
     新建工程项目、城市综合体、工业园区、特色小镇等增加信息化、智能化元素,以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基 础,打造全省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建设项目的一站式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省、市、县(市、区)三级建设主管部门把日常监管工作与基础数据库动态维护相结合,实现企业、人员、项目、诚信信息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与关联共享。
 
 
专栏2 城乡建设智慧化工程
促进BIM应用:打造基于BIM技术的一站式联审和数字化监管平台,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立项、方案设计、招投标、工程验收、审计和档案等环节的审批和监管模式,实现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和协同,覆盖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
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按照住建部提出的建筑市场监管“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要求,提升完善全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细化平台监管节点,深化各节点信息采集深度,完善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
推进装配式建筑管理信息化:建立建筑质量追溯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逐步实现建筑建造前的虚拟建造和仿真、施工过程的多维管理及建成后运营维护数据的共享,保障数据可追溯,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推动绿色建筑管理信息化:完善城镇建筑用能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全省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管理,实现对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照明、室内环境等内容的能耗监测和运营管理。
推进村镇建设管理信息化:建立村镇建设管理系统,对小城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改厕、特色镇村建设等村镇建设工作主要内容录入系统并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工作呈报系统、日常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总结分析系统、辅助决策系统的有机整合。
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以建筑物数据库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等相关数据库,推行施工图设计文件电子化交付和数字化审查,逐步实现档案存储数字化、检索自动化、利用网络化,不断提高城建档案管理效率和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推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立涵盖工程概算价、招标控制价、合同价、结算价等工程造价全过程的造价信息收集机制,并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在此基础上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处理系统和工程造价直属指标分析系统,对“四价”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和预警提示,发布有代表性的工程造价指标信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维护投资效益。
     (三)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
     进一步完善已建成数字城管平台。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城市供水水质监管、智慧停车、智慧街面控制、智慧环卫等业务模块,对单元网格、部件和地理编码、供水水质、供热运行、燃气安全、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及地下管线(管廊)运行等全省城市管理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汇总及考核,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推动尚未完成数字城管系统建设的市、县,按照国家、省有关标准规范,尽快建设完成。开发、整合城市管理相关手机APP及服务热线,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综合利用视频一体化技术,探索快速处置、非现场执法等新型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能。
专栏3 城市管理智慧化工程
推动综合执法智能化:通过移动执法、电子审批等手段,基于闭环式处理流程,建立起集现场执法、执法调度、执法处置、行政审批、评价考核于一体的新型执法管理模式,将各个执法环节高效的整合。
推动市容环卫管理数字化: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实现对环卫作业效果、环卫作业车辆、环卫设施、废弃物终端处置的监管,统筹调配作业资源,多级协同处理,全面、实时、透明的掌握本地区的环卫作业情况,最大限度的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推进工地管理信息化:建立完善工程项目监管信息系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对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和参建各方行为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建筑工地人员管理、设备监控、施工环境监测等数据信息,构建覆盖主管部门、企业、工程现场多方联动的可视化“智慧工地”。
推动园林绿化管理信息化:综合运用空间信息集成、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一个集园林绿化信息感知、辅助规划、综合管理、公共服务、监督执法于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平台,推进“人文园林、科技园林、生态园林”建设。
推进城市照明管理信息化:推进城市照明数字化,推广城市路灯照明智慧化控制,将照明智能监控、照明设施资源管理、照明生产管理及节能管理融合为一体,实现城市照明信息的统一监管,提高行业监管能力。
推进城市停车管理信息化:打造城市停车管理服务系统,加快城市停车管理智能化、停车诱导科学化、停车收费电子化进程,规范城市停车收费管理,完善停车信息服务,实现停车数据资源统一采集、统一管理、统一发布。
推动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化:建立国家级景区监督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以各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为纽带,整合景区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
     (四)推进市政公用智慧化
     整合市政公用行业的各类静态设施和动态运行数据,建立包括基础地理信息、综合管线、供水管网、燃气管网等在内的综合数据库,搭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系统的平台。集成行业内的各类专题和特色应用,对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产品质量进行实时在线监督监控,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使市政公用行业管理和服务更加空间化、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提升行业科学管理水平,准确掌握行业资源环境状况,增加决策的科学性。
专栏4 市政公用智慧化工程
加快供排水信息化:建立供排水信息采集系统和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构建覆盖供水全过程、保障供水质量安全的智能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整合共享市政水务环境、市容绿化等涉水领域的信息,为城市涉水事务跨行业协调管理及需求提供智慧化的支持。
推动供热信息化:建立智慧供热和能耗监测系统,实施供热管网信息化管理,深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动态监测供热基础设施运行状况,实现供热系统的过程管理、运行管理和整体节能,促进供热节能降耗。
推动供气信息化:建立城市燃气安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燃气场站监控和管网信息化管理,提高燃气服务和安全抢修的效率,改善用户服务质量。
推动综合管廊监管智能化:围绕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与管理,构建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线数据建立入库、管线管理及综合应用、管线三维展示、管线数据共享发布及智能决策等。
推动黑臭水体治理智能化:建立黑臭水体治理智能化平台,集中反映黑臭水体治理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全面提升治理工作运营管理水平、预警决策水平和建设维护水平,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现代数字化管理手段。
推动海绵城市管控智能化:建立海绵城市智能化管控系统,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多方位记录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设施建设运行情况,集中反映海绵城市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全面提升海绵城市的运营管理水平、规划决策水平和建设维护水平。
     (五)推进住房管理智慧化
     建立全省统一的房产交易管理平台,深化房地产市场、住房保障、物业管理、住房公积金、新建(存量)商品房网上备案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市、县的信息整合。完善房地产开发、资质审批、项目开发建设、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研究建立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市场监测等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个人住房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全面掌握个人住房基础信息及动态变化情况,为实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准确决策依据。依托“互联网+”建设房管综合服务平台和房产交易平台,推动网上服务、移动服务、自助服务、流动服务等智能服务新模式,打造“互联网+智慧房管”。
专栏5 住房管理智慧化工程
推进房地产市场监管与房屋交易信息化:建立全省统一的房地产市场监管与房屋交易管理平台,完善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项目运营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建设,整合市、县(区)的房屋转让、抵押、租赁等房屋交易基础数据信息,提高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水平,提升市场监管和调控质量。
深化全省住房保障信息化:基于现有住房保障工作信息平台,规范“同一事项、统一标准、同一编码”,涵盖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分配管理等所有住房保障范围,实现保障房和保障对象的省、市、县三级联网协同管理。
推进物业管理信息化:建立住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住区物业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等智慧应用,充分利用水、电、气、暖等多表合一远程计量数据,打造条块结合、扁平高效的物业管理和服务体系。
推进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化:基于省级12329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公积金监管系统,将归集、提取、贷款、会计核算、业务统计和行政办公等各业务环节全部纳入信息系统管理,自上而下对住房公积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适时监督。建立和完善公众服务网站,逐步实现住房公积金网上缴存、支取和贷款申请、审批等,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加强房屋中介经纪与租赁管理信息化:建立全省房屋租赁管理系统,对房地产中介机构进行备案管理,公布经备案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名单,发布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等信息;建立房屋租赁管理制度,提供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逐步实现房屋租赁合同网上备案。
四、重点工作
     (一)建立住建信息化标准规范
     基于国家、行业和地方现有标准,推进相关技术、应用、管理规范的建立和实施,加强关键技术、数据体系、应用体系、决策体系、信息安全标准研究,建立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信息化标准体系。纵向基础部分包括物理环境标准、网络技术设施标准、应用支撑平台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重点开展住建领域专用标准研究,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信息化夯实基础;横向应用部分围绕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城乡勘测与规划、城乡建设与管理等重要领域展开,开展住房城乡建设业务的管理要素和实体类别编码,编制业务规范及对应数据共享目录,制定基本应用的系统接口规范与信息共享标准。
     (二)打造一体化协同办公系统
     推进省、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办公自动化进程,依托电子政务网,建成省厅到各市行业主管部门间的协同办公系统,促进各业务处室间、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全域协同,创建政府办公流程标准化、业务协同化、审批网络化的运作模式,为机关公文、信息、档案、后勤事务、行政资源管理和共享等日常工作提供电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办公辅助手段。推进数字身份认证和电子签章等技术的应用,加强非涉密信息网上传输,加大全系统网络互联互通力度,提高行政办公效率。
    (三)建设全省住建大数据平台
     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资源共享目录和统一的标准化体系,打造面向不同用户、不同终端的覆盖省、市、县多层级、多角度、全方位的住建大数据平台。整合住建领域现有各信息化系统,共享交换各类海量异构数据,横向上实现与厅各业务处室应用系统、其他厅局相关系统的数据交换,纵向上实现住建领域业务数据在部、省、市、县四级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实现行业内各种资源重组和整合、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依托平台,为城乡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建筑市场监管、房地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科学决策提供实时数据、预测模型、评估分析等综合信息服务,实现对领域内各类业务的“统一服务管理、统一应用管理、统一数据交换、统一门户支撑”。
     (四)完善便捷化公众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在加强规范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省住建系统行政审批及管理服务的便捷化建设。依托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综合信息网站,加强开发研究和应用指导,整合已有信息系统资源,建设更为完善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全面优化包括窗口受理、网上填报、层级审批、网上公示等各环节的行政审批流程,规范各项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为企业、公众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客户端等新平台,扩大信息传播,开展在线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推动产业智慧化发展
     推动设计行业利用BIM技术,实现前期虚拟建造和仿真,提升设计、图审和档案保存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推动三维设计图直接与建材企业的互联互通,在工厂定制化生产,按照BIM设计施工流程,确定构件生产、运输、施工流程。利用手机端APP应用等手段,提升物业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房屋及公共配套设施的专业化管理和养护,实现房产出售向房产服务升级。鼓励企业利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建筑部品、整体厨卫等的远程定制和柔性个性化生产。指导城市构建以GIS和BIM为基础的CIM(城市信息系统),通过模拟仿真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提升城市生活宜居、便捷、安全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到2020年,打造30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100个绿色智慧住区,带动形成新的智慧化专业技术服务、咨询公司,以及以软件供应、大数据、云平台、规划设计等为基础的智慧化服务企业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信息化工作职责,统筹安排住建领域信息化总体工作,整合全领域系统平台。厅各业务处室负责行业系统建设,指导各市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信息化建设。指导各市行业主管部门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相关业务机构,负责具体业务系统建设。
    (二)强化监督考核
     完善住建领域信息化建设监督考核和绩效评估机制,把信息化工作成果纳入年度考核,全省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对建设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
    (三)开展培训交流
    举办住建领域信息化建设专题研讨班及行业系统信息化培训班,提高领导干部在住建领域信息化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开展BIM、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住建领域应用推广活动,引导规划、设计、施工、建材、物业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
     (四)搭建人才队伍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大住建领域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构建支撑发展的人才队伍。成立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开展决策咨询、政策制定、标准建设和技术指导。鼓励地市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专业队伍的培养体系,对接省专家委员会,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五)拓宽投融资渠道
      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化项目建设。鼓励住建领域企业加大信息化投资,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行业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发挥系统集成公司、软件开发企业等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强与投资公司、资本运营公司、基金公司合作,提升资本运作水平。探索“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建设与运营相结合的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综合利用企业债券、资本市场公开上市、基金运作等方式筹集资金。
    (六)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强化要害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和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对本级基础数据库操作、使用、用户身份认证等环节的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能力和系统安全防护水平。